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事代理-办事指南
 
养老问题到底归谁管?
来源:河北新冀人才网 时间:2009/8/21 9:55:01 阅读次数:66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此,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劳动保障部养老保险司)
  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了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预计2020年将占17%,2050年将占到31%。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基本上是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仅有2000美元左右。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仅靠政府买社会保险,远远不能为民众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在日前的北京CBD国际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北京CBD国际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西方的经验证明,政府大包大揽是不可持续的。全文
  
  此言一出,可谓反响十分强烈…………
  网友跟帖
    网民A:请问龙先生的养老靠谁?医药费在哪儿报销?


  网民B:老龙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网民C:龙永图你能否先做个表率,退休金拿得和北京普通工人的一样。


  网民D:我不明白,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老龙你怎么随便说呢?政府就应该为老百姓提供各种福利待遇,怎么反而成了不应该的事情呢?


  网民E:如果龙永图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或者他是一个企业的下岗职工,即便他是一个在岗的国企员工,他也不会一直这样说话的。


  网民F: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标本兼治,不能只靠一方面,要多方面结合才能搞好。


  网民G:先说无房莫怪社会,再说养老别靠政府,这老龙真有趣。 (《华商报》2007-09-14)
  赞同的:
  龙永图说实话何以招情绪性炮轰?
  龙永图的言论,自新闻上网后立马引来网友们的猛烈“炮轰”。在新浪网,IP地址为“202.127.167.*”的北京网友说:尤永图,别站着说话不腰疼。IP地址为“202.198.179.*”的长春网友说:不靠政府,靠谁,政府不就是管老百姓的吗?而IP地址为“211.91.233.*”的湖南网友则说:无耻……龙永图的以上观点为何会招来绝大多数网友的猛烈批评,难道龙永图说错了?
  根据新闻报道事实来看,龙永图并没有说错。当前,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老百姓养老问题若只靠政府买社会保险来解决,的确没法实现,国际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事实上,目前我国许多人养老,都不是靠政府买社会保险来实现的,比如我国农村的绝大多数居民,仍习惯于“养儿防老”。在城镇,也并不是所有居民都通过政府买保险养老,而是选择商业保险养老或者“以房养老”等等。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养老模式是多样化的,并不是拘泥某一种模式。龙永图指出的“由于劳动者的工资长期以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老百姓主要靠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又不能全让政府大包大揽”、“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等等,也只不过陈述了我国存在的一个养老事实而已,而并不像网友批评的那样,龙永图“站着说话不腰疼”,不顾老百姓的感受等等。
  指出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就遭到广大网友的炮轰乃至歪曲理解,问题何在?在笔者看来,是惯性思维在作祟。留意新闻的人不难发现,龙永图遭众网友一起批评之事,此次绝不是首次。比如,在南京“对话中国”高层论坛上,龙永图抛出“老百姓没有改变观念,每个人都想买房,其实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成人群租房,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随后,龙永图遭到公众反驳,因为7月13日在北京访问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部长阿方索-杰克逊说目前美国拥有自己房产的人已经达到了70%(7月17日《中国青年报》)。不仅如此,往更早些时间看,龙永图还说过些不准确的信息。
  显然,正是由于此前龙永图发出了一些让公众上当的信息,信誉严重透支,使得现在即便说出了一个真实的事实,网友也会因为此前的“集体上当”而不假思索地做出习惯性结论:他在乱说。诚然,网友毫不思索地误解政府官员的话语,有不对的地方,应该为自身的浮躁、“以偏概全”等等进行检讨一番,但是,龙永图本人也应该自我检讨:为什么自己的话那么容易让网友产生惯性思维?“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此前如果多次撒谎,忽悠他人,最后,人们就不会再相信他所说的话。即便一时说出了准确的事实,人们也会因为此前他多次说谎而对他的话无动于衷。
    在现代社会,大多政府官员都掌握着一些重要信息。对于那些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信息,如果政府官员不准确发布,或者不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来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就势必会导致公众对这些官员产生不信任感和惯性情绪。这其实不利于政府官员树立自身的威望和信誉,更不利于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发展。鉴于此,我们每一级政府官员,当在谈及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时,请负责些,谨慎些,千万别拿那些明显错误或者违背常规常理的话来搪塞、敷衍公众。否则,遭受损失的不仅是民众,还有这些官员自身!(浙江在线2007-09-14)
  反对的:
  郭松民:龙永图先生,莫要饱汉不知饿汉饥
  “西方经验”中还有两个并非不重要的方面被龙先生省略了:一是尽管那里的“国家社会保险濒于破产”,但还是没有哪个政府敢于取消这些保险 ,只能继续咬牙扛着,比如在德国;二是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比较小,“中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收入比较高,实在不行,自己买商业养老保险也无妨。
  但在今日中国,这两个情况都不存在。大量作为城市边缘人口的农民工和无法就业的大学生以及亿万农民,基本上没有任何 养老保险,不让他们“指望政府”,让他们指望谁呢?
  让他们到市场上买商业养老保险吗?但这些人都比较穷,城市贫困人口正在面临教育、医疗、住房等“三座大山”,而农民工那一点工资,也无非是刚够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还常被拖欠,眼前的生存尚且顾不上,养老的事情能顾得过来吗?如果养老真的被产业化、市场化了,那恐怕也将会和教育、医疗产业化的结局一样:富人不在乎,穷人则又背上了一座“大山”。
  那么,指望家庭“养儿防老”行不行呢?也不行。现在,相对于父母来说,儿女已经是一种“稀缺资源”了,一对小夫妻,上面有四位老人,即便他们想养,恐怕也会力不从心,“啃老族”的队伍倒是有日渐壮大的趋势!
  所以从逻辑上说,如果市场、家庭都指望不上,那中国人养老的问题,就还得靠政府“大包大揽”,让劳作了一生的老年人能够免于匮乏,这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况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呢!
  当然,如果政府不想“大包大揽”也可以,那就要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让穷人也能买得起商业保险。今天有消息说,世界银行认为,今年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将超过美国。这真让人自豪,但我又查到了这样的数字:中国劳动工资只占GDP的15%左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美国的劳动工资则占GDP的58%。我想,待中国劳动工资占GDP的比例接近美国时,我们再谈借鉴养老问题上的“西方经验”,也不算太迟!
  龙先生自己的养老肯定不成问题,所以他在养老问题谈到“西方经验”时张口就来,何其轻松,但却没有意识到这有可能会使穷人陷入老无所养的困境。哎,真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大河报》2007-09-14)
  “养老不能全靠政府”脱离了现实语境
  如同此前的“中国人不能都想着自己买房”一样,龙永图关于“养老不能全靠政府”的高论一出,立即引来不少质疑之声。


  当下,“养老全靠政府”既没有成为现实,也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一概而论地说“养老不能全靠政府”,是脱离现实语境的,甚至是不合时宜的。笔者认为,更严谨的说法应当是:“养老不能全靠政府”,公民可以这样想,而政府却不能这样想。


  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政府可以大包大揽的程度,一厢情愿地指望政府把养老这样的事“包下来”,的确是不现实的。在养老这样的事情上,公民不应仅仅依赖政府,更应充分发挥个人、家庭乃至集体的能动性,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借助社会保险去有效地解决问题。“养老不能全靠政府”,是从公民有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的,而不是从公民与政府间权利义务关系而言的。


  而另一方面,政府出现和成立的依据就是为公民提供服务,宪法也明确规定公民有从国家取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因此,无论政府有无能力解决公民养老问题,都必须承担这项基本义务。政府有义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解决公民的养老问题,并把全面解决公民养老问题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养老不能全靠政府”,只能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够,而不应成为政府推卸义务的理由和借口。


  政府全面解决公民的养老问题并非不可能———当今世界一些高福利国家,公民的养老保障和其他基本保障都是由政府解决的。这些国家一般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人口却很少。相对而言,当今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客观上讲单靠政府确实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所有公民的养老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险事业,建立健全由公民个人、就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政府各方积极参与、分担责任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正确之路。(《北京青年报》2007-09-14)
  郭之纯:精英和草根有隔阂
  客观说,“养老不能全指望政府”其实更像一句“正确的废话”。然而,该言论却再次遭到网民的“炮轰”。不只龙永图如此,“但有言论,必遭质疑”已是时下许多精英人物的现实境遇。
  以笔者观察,以平民阶层为多数的网民,之所以一听到精英们发言就来意见,一是反感精英们“站着讲话不腰疼”,其所论、所倡的往往离平民的现实情况太远。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网民们反感于龙先生等精英们“言必称西方”。实际上,即便西方国家多数相对发达,有许多发展经验,然西方经验却未必都能适合中国。从实际来看,“言必称西方”许多时候是很不妥当的,更遑论有时所称的“西方经验”很片面甚至有着根本性错误。
    社会发展不需要追求绝对的共识,但阶层之间的理念隔阂也不能太大。与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相比,这种“理念差距”的加大或更值得警惕。
  担心的:
  “不能全指望政府”别成推卸责任的借口
  养老方式多样化是缓解政府压力的必要,而且西方经验也证明,政府大包大揽是不可持续的。但问题是,目前由国家主导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小、水平低——到2005年年底,全国拥有国家养老保险的从业人员为1.66亿人,只能覆盖全国从业人员的22%;大量的农民工和非正式就业人员都没有养老保险;在农村,农民更是几乎全部无缘养老保险。
  在养老问题上,政府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而此时公开提出“养老问题不能全部指望政府”会不会成为政府转嫁责任的借口?类似的先例不是没有。比如,由于“教育问题不能全部指望政府”,有了教育市场化,结果造成老百姓上学难、上学贵;再比如,由于“医疗问题不能全部指望政府”,有了医疗市场化,结果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无论是教育问题,还是医疗问题,都是在“不能全部指望政府”的借口下,政府“理直气壮”地减少投入,把原本由政府承担的教育和医疗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现在,养老问题也“不能全部指望政府”,会不会与教育、医疗等一样,出现政府减少投入或者在目前低水平上停滞不前,把全社会的养老担子一股脑地甩给老百姓?
  作为养老的必要补充,强调家庭养老、商业养老,探索其他更加多样化的养老方式,都是必要的。但养老毕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劳动者在退出社会化大生产后,理应得到政府的回报。也许,因财力问题,养老不能全部指望政府,但这不是转嫁压力的理由。因此,在目前国家主导的养老保险覆盖小、水平低的情况下,这切忌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中国青年报》2007-09-14)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不能不说这个“全”字用的精妙……
  到底是谁指望政府养老了
  别人不敢说,仅以我的父母而言,他们是农民,他们的养老只指望我微薄的工资。像我父母这样养儿防老的,在农村比比皆是。这么多年来,我也很少看到农民养老由政府承担,而且很少听到哪个农民指望政府养老的。有的地方,以村或镇的名义,集体替农民办养老保险,但这也不能归功于政府。因为,这里的保险金是农民的土地款。而且他们最终所得的养老收入,在金额上是微薄的,仅仅只能维持最低生存需要。
  什么人指望政府养老?过去,所有“公家人”都指望国家养老;而现在主要是指公务员,包括享受公务员待遇的。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险,是政府替他们缴的,这部分人才指望政府养老。
  人比人,气死人;同样有保险,但享受的差距巨大。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不仅仅远远高于我们,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也远远高于我们。一直以为,财政替他们缴保险天经地义,但一直想不通,公务员的保险为什么不能走向社会化,与我们一样,缴同样的基数,享受同样的待遇呢?
  面对未来,谁都有一丝担心,确实,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养老保险模式是不能持续的。问题的关键是,目前,政府只包揽了公务员以及享受公务员待遇人员的保险。笔者以及像笔者一样的普通公民,从没想过给国家添麻烦,指望政府来养老。
  但,财政的阳光不能不照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他们的微薄收入缴不起保险。也不能不照工人,包括农民工,他们有工作,单位不缴;他们找政府,政府说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这才是最值得担心的,他们的明天谁来保障?从这意义上说,政府潜在着大包大揽的风险。因为,这一大帮人现在没有保险,最终必然要由政府埋单。(《南方都市报》2007-09-14)
  唐钧:养老是公民权利也是国家责任
  很遗憾,在记者笔下,只用了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109个字,就把秘书长对“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养老问题”如此重要的社会政策发表的观点介绍完了,难怪网上顿时嘘声一片。
  当然,“中国养老问题不能全指望政府”,这样表述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妙就妙在那个“全”字上了——非不能“指望”,而是不能“全指望”。但是,老百姓还是不放心,因为这句语焉不详的话后面总好像有个陷阱似的。再联系其他的说法,“西方的经验证明,政府大包大揽是不可持续的”,“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如果把这个说法理解为西方国家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都是“不可持续的”,都会“濒于破产”,这显然对中国老百姓是个灾难。因为中国政府目前正在试图学习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经验,从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中国已经深陷其中而且不可能自拔的老龄化进程。
  有位欧洲的社会政策学家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右翼经济学家的言论在中国好像比在西方更有市场?说实话,以上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现在即使在西方社会中好像也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因为西方国家突然遭遇“石油危机”,经济上陷入“滞胀”和不景气,于是就将“社会福利”当作“替罪羊”,从而造成了“拿穷人开刀”的黑暗十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对此进行了反省。当然,“福利国家”理论并非十全十美,于是,寻求更为积极的“第三条道路”成为一时时髦。现在,过了将近30年,回过头去看,“福利国家”理论的核心内容——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没有丝毫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大框架实际上也仍然基本没变。
  社会保障理论把老年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看成是他自己工资的延迟使用。所以,在养老保险的问题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指望政府”、“靠政府买社会保险”的问题。人们在劳动年龄阶段,把工资的一部分交给政府,退休时再从政府那里把钱领回来养老——无论是“现收现支”模式,还是“储备积累”模式——本质都一样。可能有人要说,那还有企业缴纳的那一部分呢?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也是劳动者自己的钱。企业给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本来就是工资的一部分。缴纳保险费了,工资自然就会少,这常常是以较长时间不加薪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现在从农民工那里看得最明显。
  所以,无论是旧体制,还是新体制,其实都一样。计划时期讲“必要扣除”,国家把应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早就在“暗中”扣掉了,没有存下钱来,是怨不得老百姓的。所以,归根结底,养老保障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政府的责任,这个基本原则是要说得一清二白的。
  当然,秘书长的话也可以理解成不要“全”指望政府,即希望国人退休前能够多渠道去筹划和准备自己的养老费用。这话当然不错,但犯不上拉上西方国家,因为人家“三支柱”、“四支柱”地早就这样做了。(国际在线2007-09-14))
  养老问题到底归谁管?中国有句古话:养儿防老。血缘社会的传统,在我们国家,几千年来,养老问题,一直是公民的“私务”,很少成为公共性话题。然而,人口增长过快,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三十多年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政府有其必然应该承担的责任。如何养老,以及由谁成为养老的主体,亟待厘清。
  如何养老,以及由谁成为养老的主体,成为当前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本网仅将各方养老观点呈现出来,供大家思考。

  最新政策
 
关于印发《河北省<就业失业
我省首推简易版劳动合同
唐钧:人性化的新农保与隐忧
职工拒绝加班,不能作为辞退理由
关于妥善解决城镇居民生育医疗费用
我国将加快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
第九十七条 订立无效合同的民事责
大学生村官收入政策解读
社保登记材料将存档百年
劳动法专家应该为谁服务?
 
 
  联系我们
河北新冀人力集团
医保咨询:0311-86999060
养老咨询:0311-86999060
档案咨询:0311-86999056
职称咨询:0311-86999052
项目咨询:0311-86999056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
商务楼A座5层

 

 
 
客服电话:400-609-2869
投诉建议:0311-86999056
集团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
中国盒子大厦A座5层
服务项目  
人事代理
灵活用工
人力资源外包
职称评定
人才招聘
代理记账
工商服务
人力资源咨询
特色项目
劳务派遣
企业大学
学历提升
资质代办
建工档案
       
Copyright(C) 2005 - 2010 hebxj.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新冀人才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29440号-1
未经hebxj.cn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任何招聘信息及相关内容